干货 | 聚砜类注塑品的成型故障分析及对策

3642020-11-17 分享 收藏 0
一、现象:表面杂质
(1)成因及对策
1、料筒温度太高,导致熔料过热分解,应适当降低。
2、熔料在料筒内滞留时间太长。造成分解,特别是不连续生产时,保留在料筒中的熔料已分解,继续生产时未清除干净,注入模腔后在制品表面形成杂质,应及时清洗料筒。
3、原料在干燥过程中混入杂质,或盛放原料的器具不干净。应净化原料和盛放原料的器具。
二、现象:表面划伤或崩落
(1)成因及对策
1、模具型腔表面光洁度太差。应采用电镀、研磨抛光等方法提高模具表面
2、机械加工过程中由于磕碰,使制品表面损伤。应注意保护制品表面。
3、在转换工序的运输过程中碰伤制品表面。应使用合理的运输工具及堆放器具。
三、现象:凹痕
(1)成因及对策
1、模具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
2、注射及保压时间太短。应适当延长。
3、注射压力太低。应适当提高。
4、熔料温度太高。应适当降低料筒温度。
四、现象:银丝及气泡
(1)成因及对策
1、原料未充分干燥,水分含量高。应对原料进行予干燥处理。
2、熔料温度太高,物料过热分解。应适当降低料筒温度。
3、模具排气不良。应增加排气孔或排气沟槽,改善模具排气性能。
4、注射速度太快。应适当减慢。
来源:网络,如侵删
评论列表

蔡先生
学习了
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换一换
推荐商机

求购低熔点聚氨酯TPU、脂肪族

求购PETG

出售ABS环保8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