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我国科研团队在聚酰胺复合膜结构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我国科研团队在聚酰胺复合膜结构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塑联官方账号
8562021-04-26 收藏

塑联网综合报道:4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江河清研究员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在聚酰胺复合膜结构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ACS Appl. Mater. Inter., DOI: 10.1021/acsami.1c03737)。

 

膜分离技术因其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海水淡化及CO2捕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界面聚合法制备的聚酰胺复合膜因为制膜过程简单、成本低而备受关注。

 

聚酰胺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及微结构对其分离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聚酰胺复合膜的界面聚合过程受扩散控制,由于目前缺乏对单体扩散的控制策略,使分离层厚度及微结构难以有效调控。

 

针对上述问题,江河清研究员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发现在多孔基底表面引入氧化石墨烯作为过渡层,可以调控界面聚合过程和聚酰胺活性层微结构,开发出结构均匀且致密的聚酰胺复合膜,该复合膜在正渗透过程中呈现出较高的渗透性能和分离选择性(Chem. Eng. J., 2021, 412, 128607)。


复合膜、科技创新

 

近日,该研究组将纳米Zr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引入到界面聚合的前驱液有机胺水相中,利用MOF与有机胺单体的相互作用控制有机胺单体在水相中的扩散速率和水相-油相界面聚合过程,进而调控聚酰胺分离层的厚度及表面结构,开发出分离层厚度为145 nm,且具有特殊纳米条纹“图灵”结构的聚酰胺复合膜。该复合膜的CO2/CH4分离因子达到58,CO2渗透率为27 GPU,有望用于CO2捕获及沼气纯化领域。

来源:科技日报,如侵删

免责声明:
1.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决策建议,不构成对任何用户交易提供素材,请用户谨慎阅读并合理分析;
3.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归原创所有人,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版权纠纷问题;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
相关新闻换一换
文章
注意!9种塑料制品今年禁用!“禁塑令”要突破两大难点
文章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可降解垃圾袋有哪些?
文章
5G时代来临,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前景可观
文章
关于环保,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的三点
文章
中国饮品快报:“禁塑”再加码,原材料价格翻番,今年只会涨不会降
推荐商机
PP大白吨包颗粒-2
出售PP大白吨包颗粒-2
河南省/焦作市
抽粒料
PP
白色
PP碳黑颗粒
出售PP碳黑颗粒
河南省/焦作市
抽粒料
PP
黑色
PP黄料颗粒
出售PP黄料颗粒
河南省/焦作市
抽粒料
PP
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