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热、雹“四害”横行,印度民众被迫迁移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从干旱和洪水到热浪和冰雹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印度的气候移动状况恶化。 起初是穷人,他们被迫放弃房子、土地和生活。
国际环境开发研究所(IIED )以印度季节性移民较多的北方州、中央州、拉贾斯坦邦的1000多个家庭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约70%的受访者在遭受天灾袭击后会立即转移。
这项研究表明,遭受破坏农作物的干旱、洪水或阻碍渔业的飓风的人,季节性移动率很高。 研究人员表示,印度许多最贫困的人,例如小农,越来越难以应对恶劣天气带来的破坏。 印度面临着海平面上升、更多热浪、更猛烈的飓风来袭。
照片:当地时间9月11日,印度新德里,暴雨过后路面积水严重,人们骑摩托车进入有积水的隧道。
该报告的共同作者巴拉德瓦杰说:“气候变化的规模是惊人的,不能装作没有发生。 干旱、海平面上升和洪水给已经在探索生存的人们施加了额外的压力,迫使他们离开家生存。”
研究机构德国观察的2021年全球变暖风险指数将印度列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10个国家之一。
2020年,印度遭受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蝗虫袭击、三次飓风、全国性热浪和洪水,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千人被迫移居。
巴拉达瓦杰说:“更频繁、更恶劣的天气超过了人类恢复力的极限。 社区不能轻易应对和恢复。 人们遭受的损失和破坏非常高,他们移居是因为到达了绝望的阶段。 ”
根据印度2020年发表的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如果“一切照旧”,预计到本世纪末气温将上升4.4。 据报道,如果不采取行动,热浪频率将增加三倍,气旋强度上升,海平面上升30厘米。
巴拉达瓦杰说。 “有必要为今后几十年中由于气候变化而不得不移动的数亿人制定计划。 ”
照片:当地时间2021年5月30日,印度拉贾斯坦邦斋浦尔遭遇强风暴,大树被连根拔起,破坏了车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IED称,印度的社会保护计划没有考虑极端的天气,也无法建立气候适应能力。
报告指出,全国农村就业保障计划中,每个家庭每年至少工作100天,但这由于工资支付滞后和缺乏透明度,不是“可行的安全网”。
拉瓦杰也表示,除了改革现有机制外,还需要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