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为什么聚碳酸酯(PC)成了扶不起“阿斗”?

与往年的辉煌相比,过去两年的聚碳酸酯(PC)市场尤为惨淡。去年行业持续陷入赤字状态后,今年仍然很难改变颓势,过去11个月平均赤字幅度在1300韩元(吨价、下同)左右,业界嘘声四起。目前产业开工率已经下降了50%。
PC行业为什么成为扶不起的“阿斗”,联小妹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生产能力的提高加剧了产品同质化竞争。近年来,中国的PC产业发展成为快车道。随着技术转让和突破、原材料供应的改善,国内掀起了PC项目投资热潮。2015年后,随着国有民营控股企业的迅速崛起,浙江铁丰、鲁西华工业、漫画化学、利华益委员等PC项目相继启动,国内PC产能大幅提高。截至2020年末,国内PC总生产能力为185万吨/年。今年又启动了中沙26万吨/年等PC设备,国内PC总生产能力达到246万吨/年。
在生产能力提高的如今,国内PC产量也同时飞跃。2015年国内PC产量仅为44万吨,2020年增加到11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20.11%,今年新生产能力集中在年末,对生产的贡献有限,预计年产量为115-120万吨。国内PC产量迅速增长,但产品低端同质化严重,难以有效替代进口商品,供应过剩逐渐凸显,市长/市场竞争加剧。
第二,原料上涨挤压了产业的利益空间。此前,PC行业的生产利润很高,也就是所谓的“明星产品”。从去年开始,这种环节逐渐消失,原料双酚a报价价格持续上涨,严重挤压了PC行业的收益空间。特别是今年双酚a价格创下了2012年以来的最高值。从年均价来看,以华东市场为例,2021年国内双酚a年均价格为23290韩元,比上一年上涨了54.21%。PC生产企业成本面的压力很明显,同时转嫁成本非常困难,PC行业的利润空间很少,甚至报价反过来出现。去年一年,PC行业一度达到3000元,今年大部分时间处于赤字状态。
第三,汽车市场的PC采购很难放量。国内PC产能大量释放,下游需求增长率难以跟上PC供应量的增长。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对PC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这一年里,汽车行业努力克服电力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的运营等各种不利影响,生产和销售继续呈现复苏趋势,总体形势有好转的迹象。但是芯片供应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商用车被政策法规转换,导致市场持续波动,由于需求不足预计等因素,汽车市场仍在低迷运行,对原材料PC采购难以放量。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理顺,PC市场摆脱困境遥遥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