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澳海关采用“查验神器”,不到5分钟便显示出塑料货物检测结果!

据统计,汕头有塑料制品企业5000多家,年消耗塑料原料近300万吨,年产值近700亿元。与此同时,进口塑料原料种类繁多、外观多样、数量庞大,给海关监管带来一定挑战。
近日,汕头保税区联通工业有限公司向汕头海关所属广澳海关申报进口101吨聚乙烯,现场海关人员使用现场多光谱固废筛查仪进行快速筛查,不到5分钟时间,现场多光谱固废筛查仪便显示出检测结果。
使用先进设备对货物进行快速筛查,不仅准、而且快,验放时间大幅缩短,降低了通关成本。
现场多光谱固废筛查仪利用X荧光光谱技术分析有害元素,通过高效的传感探测技术实现辐射剂量和刺激性气味的双重检测,主要用于进口再生塑料颗粒的现场快速筛查,具有易携带、筛查快的优势,助力海关监管效能进一步提升。
“广澳港区口岸进出口集装箱体量大,货物品类繁杂,监管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实施了‘先期机检+智能审图’的货运渠道机检模式,不断推动海关监管效能提升。”广澳海关进口监管科科长马丽婷介绍
该关通过大数据对碰,有效识别粤东主要进出口重点商品,快速筛查货物夹藏,做到“管得住、通得快”。
同时,该关还不断强化科技应用水平,打出“机器代人”组合拳,充分发挥现场多光谱
固废筛查仪、物项识别仪、核素识别仪等“查验神器”作用,提高查验作业效率。企业外贸专员张先生对此深有感触,“真的很快!
我们货物在广澳口岸经过H986非侵入式查验,只需几分钟,系统就通知放行。不用费时费力在码头开箱、掏箱,节省费用不说,也不用来回跑,真是‘省时省力省心’。”
口岸通关效率畅不畅、快不快,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稳不稳、顺不顺。今年以来,广澳海关共使用现场多光谱固废筛查仪对39批次、5200多吨塑料原料进行筛查。
在持续强化严密监管的同时,广澳海关着力深化“智慧海关”建设,主动帮助解决贸易链不畅、集疏运通道受阻、口岸运转效率不高等难点、堵点和痛点,努力为粤东地区塑料行业上下游企业降本增效,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