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塑联官方账号
9672021-02-22 收藏

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态势,塑联网观察我国制造业发展也是先抑后扬”。近期,我国多个制造行业出现井喷态势,工程机械、重卡、纺织、风电、光伏、造船、集装箱,甚至自行车等行业订单爆满,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受到资本市场追捧,市值连创新高。

 

2020年,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中国经济率先实现V形反弹,呈现出持续恢复的态势,实现GDP2.3%的增长。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7.1%、6.6%,增长较快。但是也要看到,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疫情冲击和经济恢复的角力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随着海外主要出口竞争国生产恢复,部分行业出口份额或将有所回落。国内经济恢复进程中,需要继续努力夯实经济持续发展基础。

 中国制造业十大热点


“十四五规划”制造业

发展蓝图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目前中央及地方都相继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建议,以明确下一个五年的发展方向。其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与制造业有关的内容包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数字化发展等。此外,各地发改委近期也频繁调研制造业,规划“十四五”制造业发展蓝图。

 

目前已有浙江、湖北、海南、江西、四川、吉林等多个省份相继出炉地方“十四五规划”建议,振兴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地“十四五规划”方案的重头戏。


此外,2020年底,国家发改委多个部门围绕制造业重点行业进行密集调研,释放了三大信号,主要体现在基础、创新和融合三大关键词上。

 

一是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作用,将会在制造强国战略的指引下加快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二是将加快推动制造业的创新升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人才、技术、资本等领域的创新支持体系将更加完善。

 

三是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特别是与数字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总的来说,十四五规划”时期中国制造业需要进一步深化发展,从规模化制造、中低端价格档次走向行业或产业的头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业

高新科技屡迎突破

从北斗导航卫星组网完成到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从时速620公里的高速磁浮列车到可抵御零下40度的高寒动车组,从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到亿级类脑计算机的研制,从卫星物联网第一阶段完工到华龙一号核电站正式装载核燃料……2020年,中国制造业高新科技领域捷报频传,在技术方面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多项重大科技取得突破。

 

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也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2020年,我国制造业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各项重大科技取得重大突破,高新科技发展——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新基建成为

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动力

2020年,新基建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词。新基建的投资建设不仅通过各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有效拉动制造业需求,带动一批传统制造企业的迅速复苏,还由于其技术与知识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产业关联性和渗透能力强的特点,加速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制造业优化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新基建将有效拉动制造业需求,以扩需求的方式促进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新基建七大领域等多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设备及相关硬件制造,离不开各项材料、零件、设备等投入。例如,特高压产业链涉及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建材等行业;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涉及建筑原材料、机械设备、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行业;充电桩产业链涉及五金、电子、电气设备、塑胶材料等行业。新基建各领域产业链长而且环环相扣,投资带动力极强,整个相关制造企业将因此受益。


广大制造企业可以抓住新基建的时代契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手段,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敏捷制造、绿色制造,从而增强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维持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

 

多地芯片产业

大跃进遭遇烂尾潮

2020年,在"缺芯少魂"的市场环境和自主创新的政策红利驱动下,国内各地掀起了芯片产业发展热潮。然而,急速向前的芯片产业背后也存在不少过热、盲目或者政策套利性投资,导致烂尾事件频出。


在今年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江苏、四川、湖北、贵州、陕西等省有6个百亿级半导体大项目先后停摆。对此,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强化顶层设计,狠抓产业规划布局,努力维护产业发展秩序,做好“加强规划布局、完善政策体系、建立防范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四个方面的工作。

 

实际上,在芯片自主创新的热潮下,我们更需要冷思考。虽然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取得了进步,但实际上这些成绩还很“脆弱”。例如在芯片制造材料方面,需要先将原材料硅提纯,再切成薄厚均匀、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硅片,称为晶圆,这相当于芯片的“地基”。晶圆越大,意味着能封装出的芯片越多,成本降低,对生产工艺要求也越高。


目前,国内集成电路加工所需的纯度为99.9999%乃至更高的大尺寸硅片基本依赖进口。由数百种原料构成、加工工艺复杂的光刻胶,虽说技术上并非不可逾越,但因国内研发起步晚,也主要依靠日本和美国企业。


芯片产业本身有着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国产芯片在设计、制造、封装等环节与世界先进水平都有着不小的差距,面临着设计EDA软件缺失、制造设备和材料匮乏、工艺水平落后、人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国内发展芯片产业热潮,需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在各地引进重大半导体项目时,应由国家或省级发改委等更高级别权威部门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前期论证,降低重大项目投资风险。

 

步入全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需谨慎“行驶”

回顾2020年,一场疫情先是将汽车产业拖入寒冬,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销量下滑;随后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新能源市场快速复苏,结束了下降趋势,出现V型转折。

 

目前来看,尽管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规模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是产业发展到现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包括电机控制器的核心零部件IGBT、智能驾驶芯片等仍被国外所垄断,感知系统核心技术激光雷达不够成熟、成本极为昂贵;充电桩和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模式有待创新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健全。另外,在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同时还应保持理性,避免过度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地位。


回顾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正增长,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也被曝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质量问题。展望2021年,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我国重点关注和支持的风口行业。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成熟和研发成本的持续降低,新能源汽车企业必定会迎来一轮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而那些拥有关键技术、规模产能以及创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将会更有机会突出重围。

 

 

5G加速制造业蝶变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而5G在抗疫与复工中展现出的巨大作用和社会经济价值,使5G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进一步加速了本已火热的5G产业发展势头,也加快了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经济转型的步伐。


在此背景下,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新举措。5月,被首次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在经济价值和国家政策的共同作用下,中国5G产业迎来了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一批领域厂商围绕5G产业加速布局。在工业领域,5G网络可满足工业生产与控制对于大带宽、低时延的网络需求;在工厂或工业园区内部署边缘计算,让运营商的5G网络与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能力,及企业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等系统相结合,可进一步降低网络的传输时延,提升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性。


2020年,疫情的爆发以及新基建的推出,给原本已经箭在弦上的5G产业发展再加了一把硬弓,让5G产业发展势头更为强劲。与此同时,更多制造业5G的应用落地,也在加速企业蝶变。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5G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

 

 

在线教育迅速升温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众多行业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与压力,而生物医药行业则受益于医疗物资、检疫检测、疫苗等相关领域的需求增长,迎来了发展机遇。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医药生物指数整体上涨超50%,244家该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股价上涨,其中41家股价翻倍。

 

疫情也推动了生物医药行业数字化变革及应用场景创新。在企业端,疫情让药企认识到无人工厂的价值,促使企业加快了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的进程。在消费端,数字化技术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AR、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为远程医疗提供了有利支撑。


在疫情冲击下,医药生物行业成为抗“疫”先锋,为全球抗疫作出了突出贡献。疫情也为医药生物行业提供了“试金石”,一些医药企业凭借扎实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实现了少人化生产,保障了疫情期间用工不足时产能的最大化。疫情带来的需求扩张只是短期机遇,生物医药行业仍然需要专注于自身业务,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进一步提升未来竞争力。

 

 

变局中抓根本

企业务实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国际贸易争端、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劳动力成本提升、招工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挑战,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诸如此种不利局面,众多中国制造企业意识到只有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智能工厂,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建立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工厂,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新冠疫情的突发,促使我国制造业加快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建设进程。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到限制,用工难上加难,部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能够快速恢复80%以上的产能,抢夺市场先机。


这也进一步刺激并加快了制造企业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进程和投资力度。在这一年,数字化相关技术应用成为爆款,如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网络视频会议、协同办公等,远程监控、数据采集、智能物流、MES/MOM等应用市场增长显著,工业软件和BI应用持续增长……

 

随着“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的密集落地与深入推进,新一轮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再起,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布局智能工厂建设,制造企业能够实现制造全面升级,从而打造企业未来竞争优势。

 

 

后疫情时代

制造业加大数字化转型

与智能制造投资力度

回顾已经过去的2020年,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加速无疑是其中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对于制造企业而言,疫情期间出现的人员不足、原材料短缺、复工复产缓慢等问题,致使很多企业高层开始重新考虑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对于自身企业的意义。

 

从过去一年的体验来看,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成熟度正在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转型也逐渐从部分行业头部企业的“可选项”转变为更多行业、更多企业的“必选项”。许多制造企业加大了在数字化转型资金、人才等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从管理者到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理解也进一步加深。


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一方面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动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国制造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塑联网小编认为如何从困境中寻找机遇是每一个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必修课,新冠疫情的阵痛之后,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破茧重生,以数字化的手段,为企业走出一条更加良性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之路。

来源:数字化企业,如侵删

免责声明:
1.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决策建议,不构成对任何用户交易提供素材,请用户谨慎阅读并合理分析;
3.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归原创所有人,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版权纠纷问题;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
相关新闻换一换
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制造业PMI等三大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恢复向好
文章
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利用长尾创新
文章
南方日报:东莞深化源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文章
再撒英雄帖!全球目光聚集“世界工厂”东莞
文章
2020塑料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推荐商机
破碎PC/ABS
求购破碎PC/ABS
广东省东莞市
破碎料
PC/ABS
黑色
PP黄料颗粒
出售PP黄料颗粒
河南省/焦作市
抽粒料
PP
本色
厂家直供挤出级HDPE **低压颗粒 透明pe 再生颗粒**
出售厂家直供挤出级HDPE **低压颗粒 透明pe 再生颗粒**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
抽粒料
PE
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