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南方日报:东莞深化源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南方日报:东莞深化源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塑联官方账号
8892020-09-09 收藏

最近,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即将召开的HDC2020(华为开发者大会)忙碌着。9月10日,来自全球的华为生态伙伴和行业“大咖”们将齐聚松山湖之畔,探讨全球智能终端产业的革命性突破。

南方日报:东莞深化源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十多年间,华为在东莞的布局,已从最初的加工基地,转向研发机构等产业链前端。这正是东莞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去年7月底,省委深改委批复同意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一年多来,东莞以实验区建设为突破口,紧紧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今年上半年,东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802.58亿元,增速在珠三角排名第2;制造业投资更是达到283.80亿元,增长22.9%。截至今年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保持正增长。

挺进“深水区”,东莞改革翻开新的一页

地从何处来?

在广深高速东莞石鼓出口,亚创智慧新城项目工地上,穿梭的工程车正在进行土地平整。这里原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工业园,从事塑胶、制鞋、小五金等低端产业。“相当于可以做西装的面料,却用来做了抹布。”项目负责人刘建玲说。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省级节点项目,亚创智慧新城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打造以“新基建”为龙头的产城综合体,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8亿元。

东莞的土地开发强度早已超过国际公认的30%警戒线。如何破解困局?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赖健伟说:“我们向存量空间、低效空间要资源,通过土地整备、空间腾挪等举措,让产业用地连成片,实现土地增值。”

2019年至今,东莞收储产业用地9984亩,新增实施城市更新改造18273亩,拉动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

为调动镇村积极性,东莞创新采取了“基础补偿+增值共享”利益共享机制,明确村集体可以按一定比例共享增值收益。东莞还提出34条政策共86条措施,打破镇村工业园改造提升中的难点、堵点。

以松山湖、水乡功能区为试点探索强化统筹,东莞启动了市直管镇体制改革,推动镇街发展从“背靠背”到“手拉手”。一年来,松山湖功能区完成了原东部工业园6200多亩土地征收,打破了十多年久推不动的困局;水乡功能区与水乡五镇携手,划定8个总面积约2.3万亩的土地整备重点单元,将用于产业转型。

另一个“硬骨头”是,涉及土地的多项改革超出了东莞的行政职权。短短一年来,由省支持在东莞落地的改革项目已达到19项。其中,国土空间规划、增值收益分配、“三不变”改造机制等9项支持政策,为东莞拓展产业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如何调整?

连日来,东莞多个镇街查封了60多家污染企业,这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企业的退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腾挪了空间

作为制造业名城,东莞拥有工业门类34个,约占全部工业大类的83%,能生产6万多种产品。然而,在产业结构上,仍存在低端加工制造偏多、企业规模小而散的问题。

东莞亟待改变过去小打小闹的产业格局。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陈顺娇介绍,为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文章,东莞规划建设高规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布局湾区高端制造业总部基地、银瓶合作创新区机器人产业园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并集成“标准地”出让、招商选资机制创新等系列改革。

在“招大引强”理念的指引下,京东、紫光、新能源、欧菲光、正中、顺络电子等一个个产业巨头携重大项目而至。

随着改革的推进,东莞千亿产业格局的拼图越发丰富。建设省改革创新实验区一年来,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11312亿元,是东莞诞生的首个万亿产业集群;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产值超过千亿元,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产值即将迈入千亿大关。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产业格局重构的背后,是源头创新体系的深化。“过去,东莞的科技创新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为主。”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介绍,“如今,我们强化创新的源头供给,大力发展硬科技。”

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契机,东莞不断补齐源头创新短板,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

投资怎样快速达效?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稳定经济底盘的重要手段。投资项目落地,往往堵在规划审批、控规微调、修改审查等环节。

为此,东莞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建立控规微调“容差审批”机制,实现整体审批时限提速80%;试行告知承诺制,除关键性指标外,行政审批部门直接予以行政审批;推行全程网上办理,明确办结时限,备案类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力争1个工作日内办结,核准类项目在10个工作日内、力争5个工作日内办结。

今年3月新机制实施以来,东莞累计审批增容工业厂房建筑面积259.2万平方米,增容面积超过2019年全年总和。今年1—7月,东莞市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24亿元,同比增长37.3%。

应对疫情冲击,东莞还成立“战时”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系列特事特办事项,转变为常态化服务举措。

让投资进来,把企业留住,东莞实现“危与机”的辩证转换。

来源:36氪,如侵删

免责声明:
1.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2.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平台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决策建议,不构成对任何用户交易提供素材,请用户谨慎阅读并合理分析;
3.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归原创所有人,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或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版权纠纷问题;
4.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谢谢。
相关新闻换一换
文章
人民日报海外版:制造业PMI等三大指数连续6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 企业生产经营继续恢复向好
文章
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利用长尾创新
文章
南方日报:东莞深化源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文章
再撒英雄帖!全球目光聚集“世界工厂”东莞
文章
2020塑料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推荐商机
碳纳米管导静电PEI
出售碳纳米管导静电PEI
广东省东莞市
改性料
PEI
黑色
碳纳米管 导静电 ETFE
出售碳纳米管 导静电 ETFE
广东省东莞市
改性料
ETFE
黑色
ABS黑色可代替312C  765A
出售ABS黑色可代替312C 765A
广东省东莞市
改性料
ABS
黑色